蛋與其他角色同台演出的時候

親愛的朋友們: 這是今早我看了你們的問題後,按照你們的描述在我的廚房中重做的玉米蛋。第一份是玉米很多的比例,一根切下後的新鮮玉米與3顆蛋同炒。第二份以少量的玉米做成的玉子燒。 不放油,先用一點水把玉米加蓋燜熟 再加油把玉米炒香,這時玉米從生嫩的黃色穩了下來,也有香甜的味道釋出 加入蛋後,把蛋與玉米收在較小的範圍, 盡量使蛋厚,因為蛋一薄就乾,一乾就硬。 內部堆厚的蛋,表面還是要著香, 如果這時覺得鍋子油不夠,酌量加一點點油就好。 同樣的玉米蛋,如果蛋的比例多一點,在圓鍋也可以煎出一條玉子燒模樣的長蛋。...

再談珍惜

跟小米粉分手各自回家做晚餐的時候,我們兩個都很開心。下午我們幫孩子們做了幾條可愛的小圍裙,心意是對孩子的珍惜;挪用布的討論當中,是我們對物用的珍惜。 今天貓不在家,老鼠當王,我們並不是在自己工作室做這些圍裙的,而是借用Abby的工作室。每個星期四,Abby的工作在台北,而隔璧我們準備用來當縫紉室的桌子還沒準備好,所以先借用了她的地方。不過,我們是很有良心的借用者,離開時,把她的工作室清理得乾乾淨淨做為酬謝。...

第十個清潔日結語

親愛的朋友: 今天謝謝大家在讀書會上的分享,我也該去睡了,明天還要去花蓮。 剛剛在檢查明天要用的ppt時,看到兩天前寫下的一頁,就當做今天的結語,祝大家晚安!...

第十個清潔日──錯覺

我不知到自己在忙什麼,一個星期每天起早摸黑,一天追過一天。看著工作表的時候,總有一種工作永遠做不完的感覺,也不是恐懼、也沒有為此煩惱,就是覺得“哪來的那麼多事啊”,好像事情會生事情,永遠沒完沒了地繁殖著,遇到一籌莫展的時候,我也能覺得自己好笑,吃點東西,多喝一杯本不該喝的咖啡給自己加加油;想起以前我的員工賴媽媽說的一句話:「做不會死啦!」有一天我把這事跟小米粉說,小米粉幫我把這句話接下去說完了,原來這也是他公公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做不會死啦,不要怕做!」...

結語第九個清潔日

  不知道現在的小學生在體育課上走不走“平均台”,一個長長像獨木橋一樣的架高窄路,考驗著孩子的膽識與身體的平衡感。回想起來才發現,原來這樣的平衡感是要一直、一直用於我們對於整個人生的掌握;那種戰戰兢兢、手汗直流的景況,原來不只是孩童對有可能跌落的擔憂與恐懼,也是我們做為成人之後還要不斷裝備的認識。 我對於平衡的生活一直有很高的期待,因為我相信只有平衡才能使日子出現安穩的地帶。那並不是一個以任何人的生活為標準的狀況,而是自己對於“能”與“不能”做出選擇,對於“時間”做出應有的決定,讓內在與外在有更好協調的全盤想法。...

第七個清潔日──付出

從小就聽母親說起台灣話:「要嫁嫁一家,要娶娶一人」,從一個角度來解讀這句話,可以說是女孩得張大眼睛選擇自己要進的家門,日後要面對的是一整個家庭的成員與多方的人際關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說明了過去女性實際的生活在婚後是以男方家庭為重心。 誰都不能不承認,這麼不對等的人際關係在今天社會中的婚姻生活已不再是普遍的狀況,一對男女走進婚姻所後所要面對的各種責任與關係已越來越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