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有聲讀書會
- 【25】給孩子更多運用想像力的空間
- 【24】合作的基本方法是溝通
- 【23】「不准許」也是一種教導
- 【22】嚴禁錯誤?允許錯誤?或鼓勵錯誤?
- 【21】指導者的用心,就是學習者的機會
- 【20】身心相通的學習
- 【19】進步絕非偶然
- 【18】溝通是一種藝術
- 【17】專心的態度就是「坦然迎向問題」
- 【16】觀察、預期與規劃,是父母和老師應有的教育責任
- 【15】身為師長,我們要做個懷有同理心的觀察者
- 【14】作業,不該只求表面上的完備
- 【13】走出教室,所有的教學就生活化了嗎?
- 【12】 做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太重視遙遠的未來?
- 【11】教育在生活的應用,遠比文白比重要
- 【10】「過度指導」讓學習碎片化
- 【9】用材料包,是小看孩子動手做的能力
- 【8】別讓孩子變成「搬字工人」
- 【7】學習,不能為了下嚥而裹糖衣
- 【6】教學裡的遊戲迷思
- 【5】做孩子「學習的慫恿者」
- 【4】「敢不敢」不等於「有沒有自信」
- 【3】興趣與紀律是連結,而非相對
- 【2】從材料包的流行談教學的危機
- 【1】緣起:生活裡的杜威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