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課

月大家要再讀一次「上種紅菱下種藕」這本書,參加的朋友可以在這次自由分享各自的心得。

 

好幾次我想起秧寶最常在心裡為自己壯膽的一句話是:「怕你啊!」對於大人無意的譏誚與他們還無法理解的評論,孩子總要有個對策,這句暗地裡的話,透露了我們應該了解的、成人與孩童心理世界的差距與誤解。

 

教養議題被商業化之後,有多少想法只是大人眼中的樣板,並不是真實世界的樣貌。江青的樣板戲為什麼會失敗?因為大量裁制的成衣可以依照樣板為模,但戲劇的創作怎麼可以如她想像的,把原本整體的概念打散來分工;有的人管主意、有的人管素材、有的人管技巧;教育也一樣,我們求的是從分散的生活學習中整合成一個能好好面對未來的準成人。

有一天,我接到一通電話,邀我去辦活動的人問能不能帶個小朋友去示範小廚師,這個小朋友最好是──「不怕鏡頭、口齒伶俐、活潑可愛」我聽完後心裡只浮上一句未能開口的感想:「這樣的孩子就已經不像是個小孩了!」我不怪他,他說時並沒有惡意,但是,這卻給了我們一個安安靜靜反省的機會,如果我們不能允許孩子像個孩子,教育中就沒有真實,問題實在不在孩子,而是我們的喜愛所釋放出的價
值。
我小的時候很害羞,很難自在地面對大人或陌生的環境,可是那個時候的大人有一種寬容,並不覺得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看起來落落大方、應酬自如,我覺得那個年代似乎有比較多一點的「陸國慎」,他們了解成人的穩靜可以帶給孩子真正的幫助,他們知道那一個年齡的「不能」,實在是再正常也不過的反應。
 

廚房之歌──從調味談起

小米粉覺得,就算我事先把講義都寫好也沒有用,因為每次在上課的前一天,我都還在變動我的計劃,突然想到這個很重要、那個也重要;這個想要、那個也想說,所以,我的標題看起寬鬆是為要給自己天馬行空的種種方便。

不過,調味裡有很多迷思實際上並不難,當調味的觀念貫穿微妙的操作之時,我們對烹飪的想法才算有初步的完整。

 

這個月,就讓我們從抽象進入,從具體來檢視種種了解。 


9月21日(三)──閱讀課

9月25日(日)──寫作課


9月24日(六)──廚房之歌

9月27日(二)──廚房之歌

9月30日(五)──廚房之歌

9月排定的課程時間,請大家仔細思考後,在99日星期﹝五﹞中午1230開啟報名時再寄出您的報名信件。

﹝為了報名順序的公平,每一份報名信請只填一人資料,也請原諒我們無法受理非當天公佈的報名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