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跟Pony在路上看到一個剛剛學步學語的小朋友,由阿公阿嬤帶著,嘴裡咬著奶嘴,祖孫之間親愛的哼哼唧唧、牙牙學語非常可愛。

他們在路邊的長椅上小憩,我們忽然聽到那孩子可愛的聲音由笑轉哭,原來他急急邁下腳步要去找剛剛離開的阿公,阿公可能去買個飲料吧!我聽到他的阿嬤一邊拉著那個非常急切的小人兒,半哄半勸地轉移他的注意力說:「阿公一下子就回來了,我們在這裡等,要不然你的小被被會被人家拿走喔!」他一聽到小被被的事,哭聲一下就止住了,腳步還在往阿公去的方向移動,頭卻情不自禁地回轉看向他那條小被被,那種顧前卻顧不了後的猶豫之情,在一個小小的身上顯得既可愛又可憐。

他考慮了一下又哭了起來,腳步還是決定追隨阿公的方向去,阿嬤實在有些抵不過他迅速扭動的小蠻力,更加認真地提醒他那條小被被的重要,與被別人拿走可能;從那孩子魚與熊掌都想兼顧的心情,可以猜想得到他有多愛那條被被,又有多愛他的阿公。

雖然只是一個大約一歲半的孩子,但是我卻對他擁有判斷力很有信心,我跟 Pony說:「他一定會先回去拿他的被被,再去找他的阿公。」果然,阿嬷第二次的警告已經引發他足夠的憂慮,幾秒之間,他作好了決定,拖著阿嬤手回頭走向長椅,拿到被被後開心地笑了起來,感覺完全地放心;他的阿嬤也放下心,以為自己找到一個很好方法讓他安定了下來,正準備好好坐下時,孩子腳尖一旋,立刻要再啟程去找阿公。

看到這一幕時,Pony跟我談起她上學期在心理學AP課上討論過Gibson and Walk’s Depth Perception Experiment,在這個實驗中可以看到六個月的嬰兒已經有判斷力,他之所以不敢爬過看似危險但其實非常安全的玻璃走道,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判斷力而不是被教導後得到的警惕。同樣的能力在小羊、小雞的身上,科學家也都經由實驗而證實。

Pony談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想到每個大人都很期待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解決問題之前必須擁有的判斷力,我們卻常常不允許孩子表達;或說根本沒有注意過那種非常需要智慧的選擇。因為時間有限、因為情況不允許,所以我們習慣以自己的判斷當最高指標,應付過去或強行改變,於是很少觀察到孩子身上微妙卻神奇的能力。

為什麼我能猜中這個小小孩的心意,不是因為我讀過心理學,也不是單純的信心問題,而是當過母親後,我一次又一次地體會到,只要我願意常常衡量孩子的「意願」,在決定任何事情之前,花一點時間去「了解」那些不會沒有意義的想法與舉動,透過觀察而得到的了解,使我跟孩子的溝通即使不透過語言,也越來越深刻。

如果我是那個孩子,因為愛小被被也愛阿公,拿了被被找阿公不是非常兩全其美的選擇嗎?

而阿嬤想出這個方法的時候,她心中解決問題的把握,應該也是很多父母經常使用並自認為最篤定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