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許多應該趁機改變的狀況,如果忽略了,或放錯重點,即使經許多事也無法增長任何一智;靜下心來看待自己的問題是我重要的日常功課。
這幾個月來,我過的是工作過度的生活。過度的原因是有些事在答應時還不自覺時間的窘迫,有些工作因為實務遠超過預計的時間花費,有些承諾則是因為當時不知該如何拒絕,但無論是哪一種狀況,反省起來都只顯示自己言行思考中應該好好調整的「不準確」。
反省雖有自我責難必然的尷尬,但代價是看見更好的希望;那是一種很細緻、安穩、帶著陽光的色與溫的情緒;淡淡的、快樂的。
趁的意思是「利用」。困難或問題要我們利用它,利用它來做為反轉,往更合適的方向去,或找到更折衷的生活方法,但我們常常深陷問題卻沒有以同樣的力量去探索反轉所需要的改變。
對於工作過度,我的反省是要學會「放棄」與鞏固「深嚐」。我應該放棄某些自己覺得很好玩的感覺、難得的機會,我也應該要更深刻地反芻回味已經收納的生活感受。
這一個星期來,塑化劑的討論天天都有,環境荷爾蒙與生活毒物在新聞的強力討論之下使我們看見日常的危機,但除了那些具體的危害之外,我們是不是應該「趁機」改變一下已經「滿出來」的生活?回台灣這幾年,我真的覺得大家吃太多、喝太多了。過多的方便與商業促銷讓生活多出不必要的吸收,也隨手帶走了需要餘裕才能施展開來的感受。
去超市常看到小家庭搬運一箱箱飲料或零食,也曾在許多職場看到大家叫那一大杯、一大杯用膠膜封口的飲料〈卻很少看到大家把它喝完〉,現在連四、五歲的小朋友也已經常常捧著一杯茶類的花式飲料,當我忍不住問他們的父母說:「這麼小就喝茶不會睡不著嗎?」只見母親總是輕鬆地說:「她喝不喝都沒差啦!」我想,這其實是很不好的!
昨天去高中訪視,經過一排教室,看見每班都幾乎都有一半的課桌上擺著飲料與食物,心裡浮起一個想了許久的建議:我們的飲食生活是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讓孩子三餐正常,盡量少吃零食,這不只有身體健康的考量,還會帶來更正常、更有感受力的生活質地。
前幾天有個小朋友寫信來問我是不是把Bitbit吃掉了,為什麼都沒有再看到牠的照片,
特此敬告這隻調皮的兔子仍在繼續啃我的書,也不怕我的懲罰。
鉛筆輕輕指一下就停一下,接著還是飽食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