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突然有感而哽咽或落淚,對很多人來說一定不陌生,我也一樣;如果這樣的眼淚不是失望或沮喪,而是無法言說的喜悅,我但願有更多父母能經驗我的感受。
昨天午餐之後,我先讓孩子們把餐具都收進廚房,只做分類整理並泡在水中,之後,大家就先做縫紉的工作。我們一埋頭開始縫紉就是兩個多鐘頭,這中間,孩子們需要起來動動筋骨,也需要補點水果點心,所以,餐具如果只初步整理好,在縫紉間歇中分批進廚房洗碗,就達成了我對diversion的目標,也能學習更有效的時間管理。 孩子們分批進來洗碗的時候,我總讓她們自己分配工作,只注意她們是否彼此和善、氣氛良好、有沒有搶奪別人的工作機會……這一類較抽象的事。同一個時間中,我雖在廚房與縫紉的桌上兩邊走動,但手中還是有許多事在準備,所幸忙歸忙,美好的事並沒有從眼前錯過。
隔著我們一字型的洗碗槽與洗碗機之後,有一個大島台,島台之後才是一長列的熱爐。當幾個孩子動作伶俐地操作洗碗機與回收餐具時,我正在島的另一頭分盤盛裝她們縫完蝴蝶之後要做的塔餡,動手之間,突然想起這樣的心滿意足,一定與小時候母親對我們兄妹合作愉快的心情非常相近。 過一會兒,該洗的碗、該收的盤都收完了之後,孩子們歡欣一散,又回去縫未完成的蝴蝶了,但有個孩子卻沒有跟著一哄而散,她不只巡視別人未完成的小細節,以她先前的記憶歸類所有的器物,還把拭乾物的抹布掛好、擦檯面的抹布折好。當時,偌大安靜的廚房中只有我們倆,我一向無意窺探孩子的言行舉止,卻因為所有人都已離去,在一片安靜中面對著她的背面,而有了害怕驚嚇到她的感覺。我真是被這些臨別一顧的動作深深地吸引了,忍不住開口對她說:「妳把事情做得好漂亮!媽媽一定常常得到妳的幫忙。」在說的同時,我想起自己的童年,覺得好像聽到有人在稱讚童年時害羞但十分護家的我,眼眶竟熱了起來,喉頭也感覺了滿漲的難受。 「讚美」是,見到某一種言行之美打從心中忍不住要出口的讚嘆,心中如有感觸,真是無法掩藏。
下課前,這個小朋友做好的一盒點心不知為什麼毀亂了,我把她留了下來重做,原因無他,只為配得上她工作時我所了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