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的晚上七點,Eric跟我一起去參加學校的一場說明會,在聚會中,哈維老師與輔導老師對家長解釋申請藝術與建築學院的各項準備。
申請這兩個學院的學生必須根據每個學校的要求提交作品,雖然每個學校要求繳交作品的方式都不同,但以製作成CD、幻燈片、照片或原作分為四大類,這些工作得花許多時間,所以,學校希望父母能多了解孩子的狀況。
Pony想要申請藝術學院已經在上學期就跟我們商量好了,有一天她放學回家的時候突然跟我說,她的同學都好羨慕我們准她去申請Art School,因為多數的父母還是希望孩子去讀商學院、去唸理工科,將來的出路比較好。
我把她談起這件事的表情牢記在心裡,也不禁回頭去看那個從自己的藝術天地悠然走來的小小孩。有整整十年,我用著一種自己都無法解釋的心情刻意地保持她的自由自在,直到高中一年級,她才在學校開始正式的學習。
這張沒能掃瞄完整的玻璃瓶我很喜歡,那是小四義賣會上,Pony畫給班上賣的小卡。她畫了很多,每個瓶裡都裝著不同的人物。當時她跟我解釋,自己如何研究那個玻璃瓶該怎麼畫才會有透明的感覺,一定要讓這個人看起來是裝在瓶裡,而不是貼在瓶外。我聽得好仔細、好仔細,完全感覺到她創作時那種心路的愉快與滿足。
這張照片是Pony小三在家裡捏黏土。因為她總在餐桌上玩食物,東西咬一咬,就變成一個花樣放在盤子上。西瓜吃完了,籽籽排一排,成了一隻貴賓狗。進我的廚房幫忙時,她的手下也總不缺樂趣,所以我決定去買一些黏土來讓她玩。她那雙軟棉棉的手看起來很不可靠,好像一點力氣都沒有,但是從她手中出來的東西,卻總是讓我們感到驚訝有趣。
這些照片最能顯示我們的生活,廚房的白板上Pony總是隨筆就寫下她想說的話;話裡有圖,圖裡有她七、八歲單純愉快的心情。有一天我們一起做法式蛋白糖,不是很成功,但是小二的她說,還是很好吃,一邊吃一邊就用左手寫下當天的小記錄。
十幾年來,我們家總是這樣享受著Pony所帶給我們的小小藝術氣息。然後,有一天,她長大了,站在人生第一個要做出選擇的路口,非常禮貌地徵詢我們的意見。Eric與我靜下心來討論,突然之間,我們明白了十年來之所以這樣刻意的不讓她早早去學畫,是想幫助她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愛這條路,而不光只是因為她的天份與訓練。
想跟Pony說,我們不是「准」她去申請藝術系,我們是「期待、支持」她的決定。
提前畢業前這三個月,辛苦了,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