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為新書在部落格開啟的第一次讀書會,就從第十章「捨棄」談起。
我覺得人類雖然有過很長久、很豐富的生活經驗,但近幾十年來全球化所帶來的生活變革卻是前所未有的經歷。過量的物質與經驗,在實務與精神上不斷堆累出重擔,只因為表面上都看似美好或合情合理,所以我們就失去了為自己把關的警覺;「捨棄」可能是現代人最需要的第一份自省。
雖然我在書中是以「情感關係」為例,但分享的卻是「捨棄」之前的價值辯識。一如我們對於物質的捨棄,也許該學習的並非是在擁有之後的丟棄,而是清楚思考之後做出「不取」的選擇。 分享閱讀心得是為了交換不同的共鳴之處,我也把自己對這兩本書的摘句記下:
來自大海的禮物──第2章峨螺殼
第47頁第6行
它時時提醒我簡單過生活的理想,也讓我知道人真正賴以為生的物質其實不是多、而是少。於是,日後當我又想為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件物品,或是與簡樸生活背道而馳時,我能提醒自己:有此必要嗎? 我想學會生活──第10章捨棄
第99頁第7行
很多人認為兒童不可能早熟,如果早熟,也必定過得非常沉重。我並不覺得成長一定這麼複雜,兒童一樣有「希望」,能滿足深層希望的生活就有快樂。在我是小女孩的時候,我的希望就是母親不要終日勞累,那是我的本能之愛。………..
每一次我只要清楚自己的「選擇」是什麼,要「捨棄」其餘的就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