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成長是一段段過程,因此覺得孩童的生活也不過是自己熟悉的過往,一旦自己變成了父母或長輩,了解孩子是理所當然。

生活有總總難處,時間在前進、環境在變動、我們體會生活的能力也日日有所不同。我現在完全不記得自己小學二年級對三年級有什麼看法,但昨天在電梯裡遇到剛學完鋼琴的鄰居小女孩,她告訴我說,二年級功課還不忙,但:「三年級就會變得很恐怖!」我早上轉述給小米粉聽的時候,兩個忍不住又笑了一場。聽小小孩用「恐怖」來形容自己可能難以應付的局面,真好玩!我不知道自己小時候懂不懂得用恐怖來形容感受,我也不記得學習的份量有沒有重到讓自己曾經覺得恐怖過,我只記得有很多時間可以做家事、摸索生活;也許是因為這樣,到五十歲了還沒有對生活產生乏味的感覺。

台南明德國中原本請我11月4日去講國中生的「生涯規劃」,我說這麼大的題目我不會講,也不覺得符合國中生實際的生活。現在的孩子連管理自己一天時間的自由都沒有,談生涯規劃聽起來有反諷的意味。我只想貼著生活談幾樣國中生應該完成的自我教育,所以我把題目訂為「先做好大人,再帶好孩子」。

教育的希望在成人的真誠中萌芽,盡心盡力完成自己該做的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但如果我們督促自己像督促孩子一樣,親子之間就能以更一致的價值進行比較輕鬆也比較有效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