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很敏感的孩子,我總會心生同情與憐惜,因為我就是從這種心境成長起來的。許多對他人來說平常的喜怒哀樂,對我來說卻往往太過激烈,所以,我一直很受情緒的牽盪,但生活卻給了我機會,不斷地修改自己對經驗的了解,我因此而沒有往一個極端走去。

最近,我碰到一位三歲的小女孩,她非常、非常的敏感,因為他人對這個孩子的評論與建議,使得孩子的母親憂慮到想要去求助醫生;我聽了非常難過,以自己的例子勸這位母親用更多的了解、更穩定的生活來幫助小女孩,而不是立刻借助醫療的力量。無論我們幾歲,生活中滿是足以修正我們的條件與契機,因此,成人分享自己反省的經驗,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與其用一種制式的標準來督導孩子,不如跟他們分享我們修改自己的思考與實踐。

我發現這個女孩敏感,是她對高音的恐懼,繼而發現她連冰淇淋都害怕,我馬上想到「過度」對她來說或許就是不適,所以,我故意放著冰淇淋讓它融化,再慢慢地從不那麼冰冷刺激的融液讓她試,她一口、一口如履薄冰地嚐,因此而接觸到交界中的溫度,緩緩地了解,並改變了她最起初的經驗;我想,這就是像我們這樣敏感的孩子所需要的機會。

需要被指正教導的,決不只在孩提或受學校教育的階段,體會到修改所能帶來的寬容之感,往往是在成年之後,所以,我很喜歡與我的孩子分享我是如何發現自己的缺失、我需要的幫助、以及我對自己的期待;一家人也在這種習慣中更自然地分享教育的功能與力量。

謝謝大家這幾天給我的信件,我很抱歉無法一一回覆,但自下星期四開始〈1月5日〉,我會每個星期打開部落格的回應回答大家可能會有的疑問。

一個星期找一天來清潔自己的空間與心情,是我對生活的基本願望,期待與您在未來的12週中,好好討論林白夫人與我自己的小書。 我把這一天訂為清潔日,希望把生活中清潔的概念從外而內地實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