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謝出版三本書以來,很多媽媽們與我一起回到生活的實作中。

不管是因為自己在孩提時深受母親的照顧而得到的領會,或在當母親之後因付出而確認的信念;我覺得教養不是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它更像鋪路,得一天天、一寸寸地做。扎不扎實、平不平坦,是由自己的工作品質來決定。

我有時候也會擔心自己說的東西太平凡,一如有讀者給我的批評「雖然很用心,但並不感人」。

但是,在某一些片刻中,當我得到一個孩子的笑臉、一段有趣的回饋,我就會相信,自己不斷遊說媽媽們回到生活的想法,雖不感人,也許可親。

這些照片是小蝸牛師訓的時候,孩子們吃到那盤糖醋排骨的表情。我相信,當一個母親看到孩子那些津津有味的吮指之樂時,心情必然是很滿足的。而在我長大之後所回顧的家庭樂趣中,這樣的食物情感,也給了我最美的回憶。

因為,一位忙碌的母親還能想要把一道菜為孩子燒得特別好、或擺得特別漂亮,她的心情大概不會是紊亂不平的,那種穩定影響了一個家庭和樂的氣氛;因此,家事不再是家事,而是一種生活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