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y從賓大用姐姐的電腦skype給我。
這個星期是她的春假,從羅德島飛去費城與姐姐相聚已是兩姐妹計劃了好久的期待。我可以想像她們自寒假家中一別後再見的歡欣。這幾天自己在工作時一想起兩姐妹的相聚,心上也忍不住就跟著汎起一股興奮的暖意。
Pony平常喜歡一邊做功課一邊跟我閒聊。我們會啟動視訊,所以,她可以一邊說一邊展示功課跟我分享學習或創作的心情與概念。
影像中,我只見她卻不見Abby,忙著問道:「姐姐呢?」Pony說:「姐姐去上課了,我自己在家做功課。媽咪!你知道嗎?我一回學校就要大考了呢!」
雖然skype中是天涯海角另一頭的顛倒日夜,但是,當我聽到Pony一個人在家「做功課」的時候,腦中的景象卻是過去二十幾年裡,兩姐妹在家裡從小到大伏案端坐的寧靜身影;也許,是因為有了那麼多日積月累在生活中的故事,那些愛的記憶如今就成了我最寶貴的人生儲蓄。我可以靠著回想言語、靠著支取腦中的影像與氣氛的重溫來渡過對她們的想念。
把新書定名為「在愛裡相遇」,是因為我常常「驚覺」在人世間我們能建立一份關係是因為籠罩在彼此的愛裡。但不管我們有多珍惜、多想就此深擁不放,它都不可能「天長地久」以一種形式不變地存在的。所以,所謂的珍惜就是提醒自己的「把握」與「用心體會」吧!
在「也許,我們應該當更自私的父母」中,有一段話是這本新書結集時最想與所有朋友分享的一份心情。讓我們在彼此的提醒與鼓勵下,好好緊握當下吧!好好朝做個好大人的目標走去吧。
當母親這二十幾年,我對教養常常懷著珍惜的心情。總覺得在情感上自己雖然有足夠的愛,但真正能給身教或分享價值的機會實在寶貝,我一定要抓緊自己與孩子相聚的每一刻。
這種想法在六年前婆婆過世的病榻前,我已體驗過一次。那是我頭一次感受到生死一線相隔、親子被迫分離的真實;丈夫與我以子女的角度接受那愛的絲線斷裂時的無依。
三年前,我又在病床前送一位好友離開這個世界。他的兩個兒子恰恰與我們家的兩個女兒同年。那天,我是以父母的角度眼見當血壓表上的數字急遽下墬的一刻,親子之間不得不被宣告結束的幸福相遇。
所以,我了解Pony畫裡張臂相迎的愛意並不是自己在人世間可以天長地久的擁有。
畫寄來的一個多月後,有一天早上我跟一位員工在工作中對話。她們五姐妹在年幼時父母車禍雙亡,我推算了一下,當時她只有六歲,對父母可有深刻的記憶?她說:「我還好,但是小妹那時才三歲,真的沒有很清楚的印象。所以,她常常跟我阿姨說,如果她夢到爸爸媽媽來找她,就要問他們說:『你們是誰,我不認識你們。』」聽這段話的時候我正與她小小隔了一段距離,有好一刻,我不敢回頭,怕自己止不住的淚水無法解釋。
我希望小妹的話讓我永遠不要忘記,能在人世中緊緊擁抱孩子的幸福有多真實寶貴。
我希望自己很自私很自私地珍惜這樣的相迎:很自私很自私地把孩子的幸福與我的愛用生活緊緊地牽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