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在何嘉仁的第三場新書演講,謝謝大家冒著大雷雨而來。因提問愉快,不覺比預定時間延長了整整一個小時,謝謝何嘉仁書店所有工作人員耐心的協助。
何嘉仁書局的演講中,我有一頁ppt寫著
我寫這本書不只是為要說明 一道菜的好吃 進廚房的樂趣 或 母親責任的重要
我希望飲食是您生活中每日發生的故事 我也希望一個家庭因為理解廚房的劇場效果 而不過度外求商業的供應〈無論是方便或氣氛〉

用生活實作的能力自我解放經濟的壓力 用行動來增加飲食生活不同層面的價值

這幾日在飯店吃早餐時,我看著訂價跟先生開玩笑說,按著這樣的收費標準,我們家每個月的早餐費至少就要花掉18萬,想想,自己雖不算是個很會賺錢的人,但如以理家的品質來說,我應該已幫家庭積攢二十幾年的財富了。難道人賺錢不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我們何不直接以行動訴求品質良好愉快的生活實務。

花很多錢換好生活是“消費層次”,花合理的錢過同樣好的生活是理家的精明,需要用心與能力。用心是自己的決定;該捨哪些時間做哪些事之類的決定。能力則絕不像大家想的這麼困難,所有的事都是肯做就會熟,做多了自然就會理解其中的奧妙,特地求方法、找捷徑,反而耽誤了自己練習的時間;所以,我的結論:先做是最重要的,有恆心的做,行動才會為妳累積出自己的生活品質。我覺得自己的生活的確可算是很美好,但這是因為勤,而非因為富。我所希望與所有朋友分享的,也就是對於勤的信賴與經驗───“一滴做、一滴做”



今晚我在高雄有一場演講,但已詢問過曾主任,這場因是專給在校的師職講座,所以並不對外開放。明晚(6/19)在台南大橋國中也會有一場演講,如果您關心該如何「在生活中幫助孩子」,我很歡迎您一起加入討論,讓我們思考每一個好大人可以盡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