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點多從捷運站往圖書館的路上,有人從後面趕上來跟我親切地打招呼,原來是上星期一起讀書的成員。在那小段路中,這位特地請假來參加讀書會的年輕媽媽說,她對於我上星期分享的「一連串的閱讀」無法完整理解;自己讀一本書時總是局限在與那本書單獨的互動。
我跟她說不要急,事實上,今天我想分享的就是如何把閱讀的「消費」變為「生產」。這句話是符號學家巴提斯〈Roland Barthes〉說的:當一篇文字激起智力的泉源時,可以把讀者從消費者變成生產者。
上個星期,我開的書單雖然是「一泉活水 陳其寬」但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很自然會串起其他書本的參照閱讀,所以我同時介紹了「與貝聿銘對話」、「透視空間奧秘」和新近出版的「建築家安藤忠雄」。我看書既很專心也很容易分心,不過,那分心是因為非常喜悅滿漲而產生的,因為書中的線索把我帶到另一本書的世界去;閱讀的漣漪總是從一個點開始盪漾到一整個面。
我跟參加的媽媽們說,我們得從閱讀中學習意念的整合與傳達,不要急著培養好問的孩子,要先學習當一個懂得提問、表達精確的父母。
在幫助孩子擴展或累積一份能力時,不能只有想法卻沒有方法。我看到有些孩子因為受鼓勵,覺得只要發問就是一種積極參與學習的態度,所以他們的提問是不經過思考的,永遠像搶答一樣不停地問:「為什麼?為什麼?」父母應該為孩子做好的示範,不要讓好學停留在表面積極的態度而已。懂得如何發問才能得到好答案。
另外我也分享要培養孩子望文生義的閱讀能力。現在的孩子如果因為大量閱讀、記憶力很好而失去語言文字的邏輯推理能力,那其實是很糟糕的一件事。如果發現孩子們對不曾學過的陌生字詞沒有習慣以已知的訊息為基礎來做某種程度的推測,大人應該從閱讀的帶領中重新培養這樣的習慣與能力。
我很高興今天跟所有的學員約定好下個星期分享的時候,每個人在開口前都要學習整理過自己的想法;不讓語言散漫是具體珍惜閱讀所帶來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