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著要利用月初四天休息的時間把家搬完,還是沒能如願。磨了又磨,只把新家書房大致都整理上了。雖然還有一部份的書,每天還一箱、一箱的慢慢的搬,但看到鋼琴,跟大部份的書都集中在一起的感覺,真是快樂的無法形容!這就是這次搬家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在六十歲前,把生活做一次徹底的檢討、整理與計劃!
雖然,這頭家中的幾個房間,除了床之外,要移的傢俱都已經搬走了,但住起來還是很方便的。屋裡暖氣很足,廚房整個都不動,而貓咪,似乎也慢慢喜歡上在空曠中恣意奔跑的自在。想想牠在這個屋裡住了快四年了,而我更已經住滿十整年。我們不算「搬家」,只是「移」動,因為,十年來添加給這個屋子的生活感,帶也帶不走的,它鑲在牆中,嵌在壁裡,之後,只等待著有緣人來照顧她,與被她照顧。
談到搬家,我的東西該算「多」還是「少」?這個問題最難答,因為,以物質來說,東西的類型很少:只有書、餐具、和衣物三種。但除了衣物之外,其它兩樣的數量實在多,其中,最花我時間、也使我非常快樂的是整理書。
年前,我收到一個小女孩的信。說是小女孩,是因為相識之時,一群孩子都只在小學,是小小女孩兒,一年年,看著她們長大,從天真的稚氣,到少女的秀氣,我在自己忙碌的轉眼間,幾乎無法相信孩子能給我寫來這樣的信。娟秀工整的字,包在慎重、怕失誤的快遞信封中;大紅的信封裡,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來年的賀意,還有孩子跟我傾吐的心情:
Dear Bubu老師:
學校邁入最後一個學月,高中課程的確比國中難很多,想要段考及格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也開始了專題課程,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並深入研究探討,是我很享受的過程。………..
卡片就放在我樓空人未去的廚房裡。便餐台邊的電腦中堆積著許多工作與他人對我的期待,而我,卻埋頭在工作室裡,探討自己一生的所學與喜愛,那青春少女文字中所傾吐的心情,似乎給了我一種鼓勵與友誼,讓我覺得:我們都是在為自己的「及格」而努力。
昨天與今天是店休日,我繼續整理書,沒想到,一本爸爸最喜歡,也是我從小就很熟悉的小書,竟從書與書的夾縫中掉落了出來。對我來說,這好像是天使特意捎來的安慰與歡喜,因為這本小書中,有爸爸幾十年來〈他現在91歲〉經常愛唸起的Ernest O. Lawrence的一句話,而我又同時聽說,給我寫信的這個小女孩,怕的是物理。
我本想寄一本楊振寧的書給惟平,但這本小書掉出來後,我覺得不只是惟平,還有許多我掛念著的孩子們和我自己,應該一輩子都需要這句話。雖然,這句話早已經因為爸爸從小愛叮囑我們而熟背在心了,但是,當這個頁面出現在眼前時,那斑黃的紙邊與終於體會的言語之心,又一次帶給我鼓舞與動力。
使你成為科學家的不是你的天才,而是你的性格。
你只須埋頭苦幹,用頭腦去想問題。
──恩思特‧O‧勞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