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DSC_9810

親愛的朋友:

希望前兩星期我在古文群組所貼的內容,你們已經各自帶領孩子們背熟也能寫了,更希望的是,你們自己也背了,從中自然的發展出親子話題裡的另一種內容。

理解與背誦之間,因著不同的人、不同的文本而有差異,並沒有一定的先後進程,在這方面,大人不要太拘泥。有些文字懂了才會背,有些文句又似乎是越唸才越懂。但無論如何,第一次的講解一定要盡可能的淺白,因為文字無論是抒情、寫景、記事、議論,都是生活裡的經驗,要藉由已知的見聞來解說或推想陌生的素材。

為孩子講文字,不要講「窄」了,一窄,他們只能死板的應用。

這星期我們再引一次有「柳」這個植物的詩。這首古詩,在音韻輕快的文字裡,寫下了綿長的離情。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嚐;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第一句寫店裡店外的景物。

第二句寫店裡客觀的活動。

第三句寫相送的人物組成。

第四句用送與行雙方相同的動作〈飲盡杯中酒〉來描繪不同的激動。

第五、六句是以「不會有答案的比較」來寫情意的不盡。

告訴孩子,這首詩名是重要的,它的組合是「地名+空間+活動」,我們學過的《洛楊女兒行》就沒有涉及空間。慢慢的,孩子對文字的安排才會感興趣。

【Line 古文群組加入方式

請在Line中點選:http://line.me/ti/g/NmJbq7VE39

【蔡穎卿的杜威有聲讀書會】系列 

4.「敢不敢」不等於「有沒有自信」

5. 做孩子「學習的慫恿者」

6. 教學裡的遊戲迷思

親子天下專欄】

利用餐桌時光,練習「好好說話」

嚴格才能教責任

尊重,是相處的起點

20170331-DSC_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