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晚上十點,我跟老友惠蘋坐在我們家分食一包倒在玻璃碗裡的洋芋片〈惠蘋的最愛〉、喝一杯啤酒〈只有我喝〉。
這景象很適合週末,只不過眼前的悠閒並非一整天的延續。在這一刻之前,我們已經整整工作了十二個小時,下午兩點多時,用了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草草吃了一點午餐。
這是惠蘋首度的廚房震撼教育,雖然我知道她來是為要用行動給我鼓勵,但還是笑說這一天的累是她「自找的」。不過,我是一定要給惠蘋九十九分的;扣一分的理由是:廚房熄燈前,去換衣服的惠蘋突然不見了。我出聲找她,幽暗的角落那張大藤椅上才傳來微弱的回應道:「我已經癱在這裡了!」她緊接著加註了一句很正確的領會:「我終於知道妳為什麼都不坐下來了;原來一坐下,就會爬不起來。」我望著她的樣子足足笑了好一陣子,在疲倦中與黑暗中,彷彿看到三十年前我們倆在台南安平海邊嬉戲的身影。四十八歲的我們,這一整天也足足在廚房中「大玩」十二個小時,緊張、刺激、酸痛、疲倦,樣樣都有;我猜,也一定還有惠蘋心中更深的疑問:「這個Bubu,為什麼要選擇這麼累的生活呢?」
其實惠蘋她們音契辦音樂會的時候也很忙、很累,但是她說因為不是每天辦一次,所以覺得還好。忙完正餐,我們一起操作洗碗機的時候才能偷空聊了一下,想到任何事,別人眼前呈現的一刻,背後真的有好多準備工作,所謂辛苦,是行行業業都有的,但相信這也是完成一件事物,特別迷人的一面。
供餐的時候我們得很專心,除了彼此支援的工作呼應之外,完全不可能閒談,因為專注,時間過得特別快,四個鐘頭分成三個段落,一下子就把十二個鐘頭過完了。泓靈來接的時候,由Eric送下樓,我只在門口相送並警告她:「明天早上起床如果全身酸痛,不要懷疑自己哪裡有問題,這就是今天的禮物。」
星期六那一整天,我心裡有很多感觸。不只是感謝惠蘋用一天的勞累給我真誠的支持,也因為這次的同工,我感受到她完美的組織力。
我要跟老朋友說:謝謝!〈還有一個充滿廚房味道的大擁抱〉
也要跟好幾位寫信來,說希望假日與我一起工作的媽媽們說:這個「好玩」跟普通的「好玩」可是很不一樣的喔!請大家不要衝動,到時候哭著要回家,我可是很麻煩的!
我也想在這裡跟許多朋友說謝謝與抱歉!雖然工作中我實在無法分身去跟大家打招呼,但是,我“感覺”到你們了,真的謝謝!
剛開始的階段,我們還只停頓在努力修正自己的錯誤中,許多的不足之處,以營業者的角度來說,並不應該希望得到大家的體諒。我只能說,我們一定要做到越來越好!
雖然不是迷航,但餐飲是一條尋找知己的辛苦路,我想以哥倫布的話來自勉:明天方向不變,我們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