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前我一直希望能抽出一點時間把新的文章寫完貼上,但昨天下午結束在土城圖書館的演講之後回到家,除了坐下來晚餐之外,一點都不得空;我幾次望見書桌前的電腦,有點心虛,但還是想,我該先把家務都做完。
今天早上七點就匆匆趕往機場,在機上,我心裡記掛著上一周完全找不到完整的一段時間來開始線上讀書會的事,因為沒有說一聲,覺得很抱歉。
我得到星期五的晚上才能回到台灣,隔天16日、星期六下午在何嘉仁書局有一場「廚房劇場」的分享會,希望在此告知有興趣的朋友們。
用雙手重建飲食的價值,改變生活的質感 時間:6/16(六)14:30〜16:00 地點:何嘉仁民權店 5樓會議室
我希望能在這一場聚會中分享我寫「廚房劇場」時,對於不同年齡階段親子心情的關懷。我也希望能替小小朋友說幾句話;也許,這些事情是身為父母的你,在飲食生活中不小心所遺漏的關注。
另外,我要透過「廚房劇場」中的幾則食譜來介紹我們家餐桌生活的實況。原因有二: 一是經常有人在工作室用過餐後就會問我說:「你們在家吃飯也這麼美嗎?」面對這個問題時,我覺得自己很想大言不慚地說:「其實比這個還要再美一點。」美一點的不是食物與器物高級一點,而是在家中,每一餐是充滿生活細節:有滴水不漏的親情、不與外人分享的完整,它的美因為能重複相聚,當然就與工作室不同;因此是我心目中的最好。 家裡用的餐具我不會放在工作室,小米粉一定發現,只要我從家裡帶了東西來,一定會急急地要帶回去。並不是它們是特別好的餐具,而是家物是單屬於家人共處時所使用,家人永遠是我物質與精神上的第一優先。 第二個理由是:出了「廚房劇場」後,我才發現跟多數人比起來,我很粗糙也很不完美主義,所以,大家很介意的小細節,我都不介意,只想著要如何在我所擁有的條件中得到最好的結果。 星期六,我就實際地來談談這些生活上的問題,分享我如何思考營養、如何在時間與實務中權衡我的取與捨,讓自己的廚房溫暖並充滿劇場的興奮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