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知道自己要當母親起算,今天是第34個母親節;我很高興沒有制式的蛋糕,不用外出用餐,而且近在91歲媽媽家的附近。
晚一點就要給高雄媽媽班的學員上課,這是我喜歡的慶祝方式。而幾天前的媽媽班住校課,已留下快樂的五月記憶。
四月底南下前,因為有幾本書在北京要再版,編輯請我給舊書重寫一篇新序。寫完寄出又匆匆過完十天。我在高雄上了接連幾堂的課,昨晚重看這篇序,覺得就讓它代為我自己的回顧與對天下母親的祝福。
願大家都健康、平安、滿足!
再序《用細節把日子過成詩》
華文囑我重寫一篇序文的隔天,我給媽媽班的學員上了一整天的課。
早上下廚實作了幾道菜、討論廚藝與整理生活的概念;用餐後,我們一起沉浸在幾則詩文的探討中。
下課前,陰雨日的天光已盡收,玻璃窗外的庭園燈映在白色落地窗的玻璃上。淋著雨的燈,一盞盞晶瑩剔透。講書時,我忽一抬頭,眼前那條漢白玉長桌上,一排正奮筆疾書的媽媽們,各自醉心文字的影像,好美!
一種絕不會用「漂亮」,而只想用「美」來形容的神情,從一張張平靜的臉上,不帶聲息的漫步而出;我獨自享受了那股看見美麗的喜悅之後,感嘆自己日子裡的詩意,全是生活與他人的贈與!
這本原名為「漫步生活」的雜記,北京華文出版時,為她更名成《用細節把日子過成詩》。起先,我是帶點詫異的,感覺這麼文藝的書名,是不是會讓讀者誤以為我理想的生活絕美飄逸?而靜觀實際,日子與我的關係卻永遠是那樣的時碾時、日軋日,一點都不曾有過「輕」與「鬆」的想念。我汗顏這樣的內容,可以用「詩意」為書名嗎?那美好有如書籤、卡片中以漂亮字體印上的摘句,適合用來為我的生活狀形嗎?
然而,在一年年的四季容易,一年年的人事變化之後;我突然對這本書的新名字起了一種深思與同感;假如,「詩」所代表的:
是從繁亂中凝練出屬於自己的意義,
是一個人發自內心跟生活的和歌、
是情不自禁動手修繕內心生活的蕪雜與空洞;
那,這本書雖非刻意以詩為律,卻也的確在且行且歌中珍惜了生活;於是,我寬容地對自己說,這些不盡優雅細緻的生活韻,或許勉強可以說是一本日子詩。
2020/05/06–08 媽媽班高雄小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