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下樓時的第一眼所見,總是讓我好愉快!
晨光透過米白的窗簾斜照在廚房與餐室的一角;孩子們前一晚佈置好的早餐桌,歡迎著一天的到來!
早餐有時孩子自己煎蛋餅、烤麵包,但總有一餐我會下米滾粥,讓他們品嚐早餐還未商業化之前,過去家家戶戶最普通的飲食形式。
我喜歡看孩子們吃的好,但我所謂的「吃的好」並不是站在單一標準上加以評析食材。對於用餐,我最想教會他們:
吃的隨和〈不敢或不想吃的食物,多少吃一點;因為,這些年我發現,凡對吃東西任性的孩子,很少對其他事不任性,而這樣的任性,也會反應在學習態度上。〉
了解自己的用餐禮貌,對他人有極大的意義,
以眼睛、用心情,在形式的內外,體會用餐的美好。
孩子們既要吃飯,就要做飯。
多數小朋友因為在三峽已跟我有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們知道在廚房工作,不能只是興奮;要全神貫注、要肢體穩重、要思考、要看重工作過程、要注意各種美感;所以,現在無論做哪一餐,我都只需要示範一次,他們就能自己接手。每一梯次中,雖然會有一兩位新進的小朋友,但因為有舊生的幫助,也很快都能上軌道。
我很少看到不喜歡下廚的孩子,不過,一個孩子要真正體會到廚事的意義,還是得回到生活中。人面對一日三餐,是要準備,要思考,事後還需要清潔整理的,絕不可能只留著好玩的部份。正因為如此,這種落實於生活需要的教育,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一個孩子「知道要做什麼」的觀察力,和「知道要怎麼做」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