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寧寧姐妹大概有兩年不見,再見面時,姐姐上七年級,妹妹也離開了幼稚園。那天從台北匆匆趕回工作室,開門時,我從玻璃門望見兩個女孩已在小米粉的協助下做著先前我們討論過的晚餐,她們的母親氣定神閒地在長桌的一角看書喝咖啡;「好家教!」那一刻,我心裡浮起這反應著時間與美好的三個字。

五月給國語日報的專欄中才寫下「幫助他們更可愛」的想法,接著,我就在這兩姐妹身上看到了她們從父母親的教導中所受的影響:穩重、能幹、喜悅;因為24年的經驗,我了解凡在這樣的時刻能安靜與放心的母親,是因為她先前的努力已累積出對孩子在外表現的信心。教養無法臨時抱佛腳,事到臨頭,通常父母親只有兩種態度可以選擇,毫不在乎或耳提面命。 

我相信幫助孩子成長是一份得先苦而後才能輕鬆或甘甜的工作,它所考驗的,並非孩子的資質,而是父母的價值觀。一個孩子能不能在言行舉止間化紀律為自律的美感,在他們還沒有成為人生的正駕駛前,父母的方向盤掌握了真正的道路。

把這個月的專欄文章節錄與大家共同思考,因為我們需要更多可愛的孩子。

教養是很細緻的工作,無法在叫喊中輕鬆完成,今天我們的社會或許並不缺乏觀念,但的確很缺乏日日實行的生活榜樣與引導。我覺得「教」是一份付諸行動的改變,無法持續的心意與行動,都不能稱之為「養」或「育」,因為,凡要完成一個可觀的成果,必然需要夠長久的努力,所以,教育裡沒有便宜行事的僥倖。
 

報導中說,很多年輕人因為感受到經濟壓力而不敢生小孩,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我相信應該還有另一種影響,當他們看到孩子常常有破壞環境的能力時也會產生畏怯。
 

種種結論其實對「孩子」最是不公平的,因為,在許多怕麻煩、怕受壓抑、怕跟不上時代的理由之下,孩子的「可愛」不再受到珍惜、保護與提攜,因此,那清朗之氣便逐漸遠離。愛孩子不只需要耐心,有時更需要勇氣;任何時候,也許大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我們能不能用實際的教導,幫助孩子更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