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地球刻度的人
aniu
這本書我一開始看就好喜歡,迫不及待想把它看完,主要的原因是翻譯的文字非常流暢,且帶有一些戲謔的口吻來描述”經度之爭”.學生時代為了考試而死背的人名,在這本書都活的過來,變成有個性,有想法,也有一點無賴的人.
天文學家覺得自己關於天鐘的論點是對的,而不理睬哈里遜的計時器,看了很令人生氣,也為了利益的爭奪,而讓真正操作簡單(其實複雜的原理及計算已隱含在儀器中),有用的儀器躺在倉庫幾十年.
天文學家對於自己的論點那種偏執,也是我常會犯的錯誤.天文學家總覺得經度之謎,不應該簡單到一個工匠可以做的出來,且做出來的東西操作又如此簡單,經度這偉大的東西,應該藏在複雜的天體運行當中,不是一般人輕易就能操作.這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段話:自己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抱著自己相信的理念,支持自己,評斷別人.
我也常常會有這種迷思,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事情,有人提解決方案,或是其實問題淺而易見,可是自己就是會覺得自己想的方法比較好,或是應該不會這麼簡單就可以解決,事實上,的確就是這麼簡單,去做,事情就解決了,而不是去想一百個”但是….,應該不會是這樣的……”.
喜歡這本書,因為由尋找經度之謎的過程中,發現了光速,測出了星球之間的距離,畫了星象圖,訂了格林威治時間,標出準確的國土領域,這些都是天文學上及人類的大發現,也讓我在讀的過程中,常常會發出”喔,原來是這樣來的”驚嘆聲.
週期表
aniu
一開始,我看週期表時,不是逐篇的看,而是跳著看,因為剛開始並不覺得特別有興趣,所以先看自己有興趣的部份看完之後,竟引發我想要再逐篇逐篇的看的念頭,所以我又重新看了一次,這次我好喜歡這本書(除了第一章之外),
整本書都有一些作者小小的趣味,小小的自嘲,淡淡的哀傷及輕描淡寫的大災難.
我特別喜歡”銀”以及”鉛”這兩篇,這兩篇都讓我有同一種感覺,那就是”偵探以及推理”,從不斷的抽絲撥繭,探求各種不同的原因,排除自己不喜歡的元素(例如長的像納粹的守衛),最後的問題居然出現在看似毫不相關的皮革工廠上.
這讓我想起在工作上,家庭中,以及各種在生活上所碰到的種種事情,遇到問題需要去解決時,也是有同樣的心情,而事情解決之後的海闊天空,會在心理漾起愉悅的感覺.
還有”磷”這一篇,有一種少年的情懷,面對喜歡的人礙於心理的自卑及大環境的影響,沒能有任何舉動.只能傻傻的送她去未婚夫那裡,但是在結尾又有一種釋懷的感覺,讓人覺得不那麼感慨.
以後會再持續的報告其他的心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