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3-93

我一直都相信環境在自然中發揮了改變的力量,教育始於知成於行,所以,不上課的日子照顧空間、自我準備也是我很重要的工作之一。

所謂情境教育絕不是象徵性地設置一些物件或淺嚐即止的辦一點活動。「人無水火不生活」,「生活」畢竟是許多腳踏實地的例行工作才能成就的結果,在愛與不愛、美與不美、快不快樂之間,幸福確是有質地可言的。

孩子們在工作室的一天,越來越能發揮各自的力量,我們不再每一件事都只在乎形式上的公平分配,而是能夠分組支援彼此的時間。支援不是容易的事,這代表每一個人都具備該有的能力與熱誠的心意,對孩子來說,那已是工作技術與修養的結合了,我很喜悅!

前兩天與惟和通信互報平安,說的是心中的感觸: 五十幾歲要感覺幸福並不難,但要過得興奮,就真是得看到後生可畏,知來者必優於今,才能有的心情;我想,我就是在尋找與確認這樣的一線光。

看到孩子和諧有效率的善用自己的一天,做為老師的我們,又怎能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