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時報的出版緣份在三年前因為一通skype電話而被心岱姐誤會為詐騙集團。她掛我電話,我既生氣又委屈,覺得自己對出書從沒有過任何企圖心,為什麼只因為回一通電話而被無禮拒絕。

媽媽書出版的一年後,心岱姐來台南,我們才有機會坐下來好好把那心中的「結」解開。所以,在公司為她舉辦的退休宴上,心岱姐是這樣形容我的:「我與Bubu是不打不相識。」

在台南初見面那次,雖然只是閒聊的一餐,但心岱姐卻以作家和出書人的專業敏感把我那天馬行空的漫談理出三個頭緒,出版的合約書在她回到台北後就寄達台南的家了。

我是一心熱衷於自己生活與工作的人,如果剛好工作中出現了與意念吻合的雛型,那就自然而然有了書;如果要我放下工作專心一意地寫作,對我來說就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就這樣,三本書約在陸續中進行著,卻又拖了一年多。不只進度延後,原本排在這本書之前要出版的「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書稿還在美國丟了一大半。總之,對於書,我的進度遠遠跟不上我在廚房裡的幹勁。

不過,當這半年回到台灣、有機會更深入地接觸到教養問題的時候,這本部落格的選集成了我一度很想著手整理的工作。

雖然這些材料都是慢慢累積在花園裡的,但等玢玢把它編好了,我還是有驚喜的感覺。是好久以後,我才知道自己非常喜歡的那本「週期表」竟是玢玢進入時報的編輯處女作,她的邏輯與細活是心岱姐時時對我提起的。

在書中的自序,我有一段話要特別寄語花園裡的朋友:

我想喚起當個「好大人」的念頭越來越強烈。設立一個部落格,把生活的感受化為教養的分享於是成了傳達這份想法最好的管道。也許是因為生活日記的形式有一種綿密與真實,這種提醒與互勉似乎比專書更有延續力;從中所產生的互動也更深刻。

部落格成立一年十個月了,我自己二十年來的新舊文章已陸續貼上。在流動的網路上,我知道有一群朋友在無聲的文字中把自省化為實作,只為要供應給孩子一份沒有虧欠的愛。

所以,我要把這本書獻給所有花園裡的朋友

謝謝你們在不知道的某處,以真誠的心意成為這本選集的合著者!

讓我們繼續為「做一個好大人」而努力;讓我們以熱情生活的身影、投遞美好訊息的語言成為孩子的活榜樣。

時報知道我與大家的情意,特別印了一刷精裝本,目前經由四家網路書店預購,我想在此跟花園裡的朋友報告這個消息。

謝謝你們對這本書的貢獻,也謝謝洪蘭老師、心岱姐和永遠用愛和眼淚支持我的美玲為我寫的推薦序。

書的整理工作告一段落了,我也該回廚房繼續努力。我不會忘記,自己投入工作中的身影就是給孩子最重要的生命分享。

時報悅讀網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rtcm(SellItems)&id=CM0051A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tsailove/index.htm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LID=se008&kmcode=2025280479672&Actid=wise&partner=

誠品網路書店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093185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