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預計搭昨天下午的火車回台南,因為一場突來的腸炎,不能不延後回程的時間。整整的一天一夜,讓爸媽添很多麻煩。
我想起在誠品簽書會中,我說自己喜歡「廚房之歌」多過「媽媽書」,因為在這本書中,我從身為母親的角度走進了女兒的心情。那種堅強與柔軟的交替、依賴與獨立微妙的穿梭是我哭了又哭,自己都無法解釋的心情。也許應該這麼說吧!雖然「媽媽書」出版在前,但是如果沒有「廚房之歌」那些篇章中所描述的生活情感做為我成長的基礎,我不會成為一個懂得尋找力量的母親。
我從小就很安靜孤獨,孤獨是因為我跟最小的哥哥差三歲,他離家去台北上中學時我才四年級。哥哥姐姐離家前把我照顧得太好,所以他們走了之後,我成了形單影隻的小女孩。我用很多心思來做家事、幫助工作忙碌的媽媽,也找到孤獨中可以相依的好友──書和我自己。我學會跟自己的心靈相處、學會安安靜靜跟環境相處,也學會用一種歡喜純淨的心情感謝與我相處的人們。
孤獨的孩子總是比較敏感,敏感使得我對距離的感受又特別的深刻。在我的記憶中,台東與我出生地成功的距離非常遙遠,小小的我既喜歡去台東,也很怕感受那段距離所帶來的種種情感。
那天簽書會後,我借了爸爸的車,載著恭妃與March就往成功奔去,車上還有我一出生就認識的好友美卿。我很快被轟下車,大家都怕我太累了,恭妃接過駕駛座,一路小心閃過自由穿過馬路的羊與貓貓狗狗,帶我們到達車程約一個小時的成功鎮。她們陪我回到那原本有一棵老榕樹的校長宿舍。
雖然樹早被砍掉了,日式老房子也已翻修成兩層樓房,但是那個常常在天黑後就不敢待在家裡的小女孩,從記憶中走了出來,坐在樹下等著爸媽、望著斜對面好友淑姬家的燈光,羨慕著她的哥哥姐姐都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