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去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社團分享時,有一位媽媽問了一個很好、想必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問題──如何處理孩子的忿怒。通常,這個問題一旦進入討論之後,緊接而來的一定是我們家成為被討論的對象;有的人甚至會問我:「你們是沒有情緒的人嗎?你們沒有喜怒哀樂嗎?」

我們當然有情緒,也會忿怒,但以比例上來說,忿怒的確不是常出現的情緒。

我跟大家說,不要忘記當我們說到情緒時,已經清楚地指出「喜怒哀樂」四種感受了,為什麼只有「發怒」才能代表情緒的出口呢?

一個裝滿了水的皮球,如果被戳出任何一個小孔就會噴出水柱,並不是哪一種或多大的孔才會使這種現象發生,這是我們對壓力宣洩最好的認識。情緒的壓力也一樣,喜、樂也是情緒,不是只有強烈的怒或深痛的哀才算。當一個人的生活有比較多喜與樂的出口的時候,就不會只集中以怒來宣洩自己情緒的滿漲。

為什麼身為母親的我總是很重視在生活的小事,想為孩子創造喜與樂或以身作則以此體現生活?我想從小培養她們對情緒的依附力與好的感受傾向。

至於忿怒的表達,父母的確是有功課要做的。我自己也常因為目睹這個社會的易怒而感到驚訝與擔心。連外出用餐,無法坐到自己想要的位置都可以在店門口破口大罵;而父母動不動就罵孩子的情況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少見。我們應該也可以改變說話的方式,不要讓忿怒變成口角的時候才感到一片莫名。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任何人都會發怒。那很容易,但是對適當的人發怒、發到適當的程度,在適當的時候,為適當的理由並且以適當的方式發怒──那就不容易了。

我覺得現代的父母應該重新修習「生氣」的功課,否則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給孩子不良的示範,讓他們不只變得易怒,也無從學習道理的判斷。

那天,有位媽媽提到孩子生氣時用力捶桌子的舉動把他們嚇了一大跳,該怎麼辦?我告訴她,我想聽聽孩子在與妹妹吵架之後到他動手捶桌子之間,父母做了哪些情緒疏導與溝通的工作,所謂建議要等到檢視之後才能談。每個人從心生不平到強烈動作的忿怒之間都有蓄積的過程,如果沒有一個表達疏通的機會,等到演變成大動作時,嚇一跳已經太慢了。

我自己有一個很可怕的經驗可以供大家參考「出口」的想法。

我這一輩子最生氣的一次是在Bitbit Café,我氣到把兩位客人轟出我的店,並且一刻都不讓她停留。這當然是非常失態的,不過做為對忿怒壓力疏通的教材,並不怕大家見笑。

事情很簡單,那一天店裡每天兩道菜中有一道賣完了,客人進來時已經過一點,但她們無法接受。員工應付不了所以我親自出去道歉說明。我在桌邊彎腰跟她一一解釋,好幾次鞠躬道歉,但客人每一句話的開始都是:「妳不必跟我講那麼多,妳只要告訴我,妳晚上還要不要做生意?」「你明天要不要做生意?」……,等到我的道歉到差不多第十句,而她的回應是「我就告訴妳不用跟我說那麼多,妳只要告訴我妳的餐廳怎麼那麼爛就好了」的時候,我就直接把她請出去了。這個人際之所以失去平衡是因為認知不同,她認為我錯不可赦,而我以為除了誠心道歉之外別無他法。

溝通得是一條可以走得通的橋,說真的,那一天我自己的舉動與反應才使我有機會了解大家常常問我的「叛逆」,我看到自己像別人口中青春期的反應。原來了解任何人都一樣,父母更是不要把孩子逼到一個只能暴躁的地步或角落。給對方一個機會,聽聽他的想法或聽一聽他的抱歉,這難道不是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嗎?

人生有時候真的就是有一些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時刻,除了抱歉之外,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可供辯駁。我想,只要道歉不是一種蓄意的推脫,接受與願意了解就給了和諧共處最大的可能;親子之間,也常常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