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朋友放寒假前,他們的父母輪流請假,讓我得空能再回成功一趟。星期五回到三峽後,緊接著上課,而後開始一整天當「出差保母」。
我說「出差保母」是因為現在換成我出門去孩子家。
上學期已結束,這個照顧計劃在月曆上也劃過了一半的數字,保母的工作才如我原先所計劃的,讓孩子待在自己的家。
我的成長過程中,最有價值的學習就是從照顧、愛護自己的家庭中累積出的能力與關懷。如今我五十六歲,依然是倚靠著這些能力和情感在滋養生活。我可以坦然地說,我過著雖然忙碌,但有品質的生活,我之所以懂得,與有能力這樣維護生活的細節,就是因為我從小有過各種有意義的訓練,而且,那些訓練都不是「體驗」,絕對是極深入長久的「參與」,也就是任何事會了之後還日日練習,與日出日落同樣的自然,於是,不用別人再告訴我,我在反覆的維護行動中,了解了「生活」的意義,也為了突破反覆的單調,創意是一種需要:不用他人提醒,不用藉著課程才短暫的進入我的生活;更別說「觀察」、「模仿」、「吸收」……這些如今在教育上顯得如此空洞的字眼或名詞。
這幾天,七點半我與孩子們見面後,我們會先計劃一天要做什麼。早起使可做的事變多了。讀書、寫字、學點音樂,唱唱歌;透過做午、晚兩餐,學家事。鋪床、折被,清理,這些上學日急著完成的工作,假日正好可以不慌不忙的練習。
我堅信,學習與訓練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為此,我在「親子天下」開了一個線上讀書會,每月一次與大家分享我每年必看幾次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我讀費孝通先生的「生育制度」這本書時,在潘光旦先生那洋洋灑灑上萬字、十大段的序裡,讀到他說杜威的工具論,我們以西洋的眼光來看,好像很新奇,但其實「還是源於人文思想」又說「至少在中國的人文思想裡,這意思的根苗是再清楚不過了。」
我在一年年新生社會幼苗的身上,經常思考著許多看似重視,其實失據的教育,心裡有些慌張。讀書,成了我的一種安慰;希望這樣的分享,也能帶給大家一些安定。
【蔡穎卿的杜威有聲讀書會】
1.緣起:生活裡的杜威哲學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blog-detail?id=3460
2.從材料包的流行談教學的危機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blog-detail?id=3343
3.興趣與紀律是連結,而非相對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blog-detail?id=3625
【親子天下專欄】
資深母親的新手保母日記
「先努力,再享受」的真義
教養裡的溫和與堅持
迎向問題,累積小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