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買桌上這些檸檬的時候一直想起「兇」這個字,因為我遇到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在超市內做戶外教學。嚴格說起來,他們只是被帶隊去拍照以留記錄,並沒有真正學到什麼,因為他們的老師只忙著兇,無暇教學。

走出超市的時候,我想到好久前有位朋友跟我說,她先生帶四歲的女兒去看迷你豬,回家後她問孩子:「迷你豬可不可愛?」「可愛!」媽媽又問:「那迷你豬兇不兇?」女兒說:「兇!可是沒有你兇。」從此之後,我們家就開始以「比迷你豬還兇」來形容一個人的怒氣。

「兇」應該說是一個人發動自己的怒氣來干擾或攻擊他人吧!是非常有侵略性的情緒,在動手之前,多半已在語言上極力運作,連無關的人也遭受連累。

為什麼需要把一群孩子帶到超市去拍幾張照片就帶回家?又為什麼他們不能乖乖排隊就兇個不停?一位老師用中文,另一位用英文,雖非同步翻譯,但聲嚇的氣息卻是一模一樣的。說真的,兩位老師說話的方式真不理想,不使用完整的句型再加上高硬度的聲音使得空氣中充滿了威脅性,這對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會有什麼好處呢?

Tommy,手──〈意思是說:不要把手搭在另一位小朋友的身上!〉

Linda,眼睛──〈意思是說:請你看我這邊。〉

最後,她要孩子排成兩行,但孩子不是軍隊,一時隊伍無法立刻整起,老師真是氣急敗壞,從頭到尾只用三句話共八次來發號施令:


兩行

兩行

我要兩行

給我排兩行〈此時孩子們雖有幾個已並列一起,但還有一半以上未進入狀況,老師可是真的很生氣了,她開始加上V字手勢代表兩行,由身體往外撥,嘴巴吐著一聲比一聲高的〉

兩行

兩行
………………..

然後火藥味十足地領了孩子出去。

我抱著懷裡看起來溫暖明亮、金光燦燦的整袋檸檬,竟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想著:多麼不配的一切;我所看到的是多麼不配孩子的兇與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