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跟Pony說起我對「時間」的感受,然後,我們的話題轉到夢想。
我說:「Pony知道嗎,對媽媽來說,我的夢想都因為自己給了時間的限制而變成目標了。」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多麼愛作夢的媽媽;像我這樣的母親,如果沒有了實作的自我督促,一定會變得十分可笑。
寫著八月的專欄時,想起了上個月所寫的那篇「實作的力與美」,貼出與大家分享。
有位雜誌社的採訪者問我:「常常聽妳說起『實作』這兩個字,到底,妳所強調的『實作』是什麼意思?」
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而我也以為,這是兩個極其容易望文生義的字組,所以不需要特別的解釋。那天,在我為提問者詳加說明時,才深深覺得,當這麼簡單的語彙變成一種生活力量時,它的確有許多具體的經驗值得分享!
我是一個很會作夢的母親,因為如此,我更深刻懂得實作的重要。在過去的二十幾年中,我曾經跟孩子分享過許多自己的夢想。我知道,如果我的夢只停留在構劃的階段卻不動手,那等於用言行在證明自己不是一個腳踏實地的父母。所以,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實際的行動。
「實作」這樣的詞,大概就在這種思考之下成為了生活信念。對我來說,實際去做,不只是圓夢唯一的途徑,更是生活中解惑的良方;這穩穩踏實的生活流動,使我不斷能振作新的力量。真是非常奇妙,我發現一旦採取行動,我的精神與體力都能得到一種自行的加油與鼓舞。
跟我的童年比起來,如今的社會是一個概念充份分享的世界。我們很習慣參考別人的經驗、想辦法獲得更好的方法。這些過程當然都很好,因為它使人改變舊有的屏障、變得更有勇氣,知識更加豐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人如果一直停留在吸取經驗、或雄心壯志地計劃、或充滿反省的階段,都是不足夠的;這既不會使夢想自動實現,也不能使生活變得容易。能產生力量來改變生活的,永遠都是行動。
我所謂的實作,便是在生活的各種事物上、在自己的條件中,用心持續去做、去品味自己被改變,或因此而能支取新力量的過程;而這當中最重要、也最微妙的條件便是「時間」──我們總要把一件事做得夠久,才能慢慢體會歡喜與沉穩的感覺。
最近,我應邀參加一個讀書會,會後有兩位母親特地來跟我說謝謝。巧的是,她們兩位道謝的內容竟不約而同地提到,在看我的書看到一半時,會有一種力量催促她們把書放下,轉而起身動手去打掃。她們都說,打掃的念頭其實已在心裡擱置了好久,只不過總有藉口可以拖延,所以從來沒有完工的一天。
又有一次,在一個演講會後,讀者留了信給我。紙條上寫著:出發之前,腦中原有許許多多的問題想請問您,但聽了今晚的分享後,我的問題突然都解開了。您那些實作的例子已經替我指出我的問題所在,我根本是因為沒有行動所以才覺得茫然無從,真的謝謝!
我想,合上書去打掃,代表的並不是這件事有著非做不可的重要,而是人在不斷的計劃與延挨之後,終於採取了行動,我們所獲得的快樂與滿足並不只是收拾了那個髒亂的角落,更是自己散漫的心思。在做當中,我們也得到一種更普遍的認識:停留在想法中的計劃是不能改變任何景況的。
有許多想起來似乎振奮人心的大小計劃在行動之前的確是一劑快樂的麻醉藥,不過通常藥效很短。如果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習慣,繼之而來的還可能是讓人沮喪的挫敗之感。我們一定會發現,想的很多、做的很少,或光坐下來討論問題完全於事無補,有位哲學家說過:「凡走路的人都有目標」但我們也一定看到,口中有很多目標的人卻不一定邁步開走。所以,如果有人跟我說:「我好想……」我的回答總是如此:「為什麼不就去做呢?」
行動提供一種「自我掌握」的感覺!一種我們日常都需要的成就感。連早上能一躍而起或放下講個不停的手機這種小小的行動,也會給自己一種全然自主的感覺。
我的小小餐廳裡有懷抱獨立開業夢想的員工、有期待體會不同生活的每月義工。他們從遠地來到我身邊,跟著我終日辛苦。我覺得自己什麼話都不必多說,只要順著扎扎實實的步調努力工作。我確信在一天的終了,她們除了肢體的疲倦之外還會更欣賞自己─── 一個用實作編織夢想的自己、一個不會在空想中心存疑惑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