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在高雄結束元旦小住校後的隔日早上,Eric跟我騎腳踏車沿愛河往南走,迎南台灣冬天怡人的涼風與溫暖的陽光,舞著雙輪去探望長輩。

曾伯伯和曾家大姐在談話中對我們説:「你們能這樣教育孩子,很有意義!」雖然,那是無事身輕的課後一日,但幾天照顧、教導孩子們所繃緊身體疲倦卻還沒完全消除,我不由地説出自己的感覺:「這是苦樂參半的任務。」

身為長輩,有目標地陪伴孩子,和他們日夜一起生活,不能沒有迎接苦樂交雜的決心。如果堅持下來,贏得一點好成果,看到進步,心中的感受就因甜而忘了苦;或說,因為有苦,所以甜被襯得更有滋味了。而如果,成果離目標太遠,心中也難免擔心與失望。

慶幸的是,我相信期待他們成長的心情,孩子們是了解的。

上星期,兩梯次寒假小住校順利結束。在我也準備北返,檢視工作室空間細節的一個黃昏,窗外波光粼粼的夕陽映照,真能讓人想起徐志摩的詩。

回想每一梯次,我們每天總完成許多事;從最起碼的三餐製作、清潔打理,到課業討論與增長知識的學習。那些時而高亢的興奮與時而靜默的專心氣氛,與印在我腦海中的影像、聲音,鼔舞我的再接再厲,也提醒我:計劃並完成一項任務的幸福感,本身就是一種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