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秋節的三天前,晚晚才抵達高雄,但隔天早上六點起床吃過早餐之後便開始工作,此後一連四天都如此。在非常的勞動中,我終於整頓出一個設想中的空間,完成三年來一直想做、卻沒有真正騰出時間付諸行動的探就。我想用改變動線、改變生活概念和改變物件存取的記憶來換取一個新的生活視野。
過六十歲之後,我自認依舊非常勤勞,除了大小事操持得一樣認真之外,因為記憶力衰退了,唸書時更加認真。面對生活,我從不覺得那源自拉丁文「內在的真誠」的enthusiasm逐漸離我遠去,只是和過去不吃不喝也可以從早做到晚兩相比較,我就很服老了。
昨天黃昏後,工作告一個段落,我坐在新生出的一個鋪上銀灰地毯的角落中休息一下。在緬懷過去的體力與依舊振奮的精神中,忽然想起一篇史鐵生的短篇小說。小説中寫道買一頭好牛的訣竅:
「看體型、看牙口、看精神,這誰都知道,光憑這些可能挑到一頭不錯的,可未必能買到一頭真正的好牛。關鍵是得看脾氣,拿根鞭子,"唰"的一聲打下去,好牛圓眼一瞪,左蹦右跳。這樣的牛幹起活兒來,便走得歡。」又説了疲牛如何、如何。我想,「走的歡」的牛,大概是配得一個「樂在工作」的獎牌的;一把耐嚼的草?
生活中那"唰"的一鞭可以是責任、願望或只是單純的好奇,也可以如一位長輩告訴我説的那樣,只是「尋找那看不見的美」的執著。
對我來說,無論那鞭策來自何處,只要是「走得歡」的牛或人,應該就有可能藉由有情的思考和真誠的勞動,跟生活產生一種特別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