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不能對自己負責」與避免「只喜歡做不喜歡讀寫」的問題,從這個學期開始我把小朋友「一日學校」的工作方式做了全盤的更改;昨天是第一次上課。
這個設想是正確的,當每個孩子都得「從頭至尾」完成「每一樣」實作時,時間管理才成為他們個人真正的挑戰。
我要孩子們想一個問題:在這一天中,他們會在工作室裡待六個鐘頭;六個鐘頭中,每一個人都要各自完成五項實作,並吸收實作中的相關知識、完成小作業。所以,要管好自己的時間並專心工作、讀書。
一樓有五個工作站,7個爐台隨時供需要的人啟用。只有一個條件,該先做好書面工作或先完成模型的實作,不能冒然先處理食材。
思考完整的孩子,不分年齡、不只五個項目都做出食物,我也從他們模型的細致度,和下課前半個小時的考試中了解各自用功的程度(當然,這還要考慮不同年級中可達與應達的標準)。也有目標感還不夠、或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來陪伴他人玩鬧的小好人只完成了四項。處理的方式也簡單,我直接在課堂指教,並在課後告知父母回家後輔導。
對於孩子,我自認對於「安其居處」、「知其嗜欲」的部分已經盡心盡力,如果還沒有勇氣「教其善道」只是瞻前顧後,那我是不該站在「老師」的位置上的。
昨天的上課,總的說來,不以合作的方式工作,而分別要求每個人的工作成就,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責任感受是更有益的,而工作室的每一個角落,也得到更充分的運用。
看著他們忙碌的腳步,伶俐的工作和桌前的用功,我覺得這樣的一天,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