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這幾天在回應中留的話,我想起鄭主編在台東那場、我們哭哭啼啼中,清了一下她自己哽咽的喉嚨說:「好了,我們這樣哭下去也不是辦法,都快成歌仔戲團了。」這當中,最讓人擔心的,當然是March的忽然改變戲路。
我本以為她當天往返、特地跑一趟是為了救我一下,沒想到整個情況如此失控。我非常不想引出她的眼淚,因為我們兩個哭起來都像牛,很可怕!私下已夠常在電話中哭了,這樣結伴在台上哭,應該是生命中很值得紀念的一天。
我好謝謝貼上關於「千風之歌」那些相關訊息的朋友。詳盡的故事之後連一個署名都沒有,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想說謝謝!我們一定會以好好閱讀來做為真正的感謝。
下面貼的這篇文章,是端午節前「雲門」期刊的楊孟瑜小姐用e-mail給我的採訪問答原稿。楊小姐已把內容做了很好的主題編寫與連結。我把原始的問答貼上,想跟沒有看到期刊的朋友再度分享我對生活中「靜」的想法。
您覺得做父母的,可以如何讓孩子體會”安靜的滋味”?而這樣做,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是什麼?
我很久以前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敘述印地安人的小孩常常被要求安靜地坐在父母的身邊,他們花很長的時間一起看遠處雲的走動、山的色彩變化,以及天地間萬物呼吸的律動,這是教養孩子的一種重要方式。
我也覺得只有在「靜」中才能體會觀察到動的美與力量。尤其在這個供給過度、喧擾頻繁的世界,如果父母能從小培養孩子擁有寧靜的身心而不自感孤寂或不安,等於為他們積累一項豐厚的生命財富。
我所謂的「靜」指的並不完全是把孩子閉鎖在一個無聲、與外界隔絕的世界,而是允許孩子有一個心靈自處的空間。比如說,當一個小小孩拿著一本繪本,父母除了指引的共讀之外,也應該給一段沉思的時間。或許我們看到的只是他盯著一個畫面在發呆,但並不需要急急去檢查或憂慮他是否在浪費時間。
現代的家庭不能給孩子“安靜的滋味”除了外在的聲響與干擾太多之外,還有因為時間總是緊迫而造成的“急躁感”,比如說一大清早就開始匆忙用餐、趕趕趕,放了學,接來送去,繼續趕,直到一天的終了。
當了母親這二十年來,我的工作一直都很忙,但是不要因為忙而亂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標。我知道心亂的父母無法帶給孩子安靜與安定感,所以我從不跟孩子抱怨“我很忙”,我節約片段的時間為家庭的作息做更好的準備,目標就是要把生活過好。我發現這對孩子是有影響的,兩個女兒在功課壓力極大的幾個階段也從不曾訴苦自己的重擔。
我每天早上,總比孩子早一點起床,把窗戶完全打開,歡迎晨光與空氣進屋裡來,然後再進房去叫孩子。喚醒孩子有好多方法,但是只要把床上的孩子想成自己,我們自然會知道哪一種方法最能使熟睡中的孩子喜悅一天的開始。我常常只是輕喚一聲,然後坐在床沿輕輕摸著她們的臉頰與頭髮,就能使她們微笑地睜開眼睛。我知道有些父母一定會說:「我哪有那些美國時間」但是我還是會回答,有的,一定會有的。大聲喊叫也許需要五分鐘才能叫醒一個孩子,安靜的走到她的床邊牽起孩子的手,對她輕聲一兩句,有時候連五分鐘都不到,但是那些聲音卻往往可以影響他面對一天的心情。
在急促紊亂的腳步中,孩子一定很難感受到“安靜的滋味”,所以父母親在繁忙的生活中為孩子示範一種穩定安詳的生活態度,是帶領孩子領受安靜的好方法。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孩子也比較有穩定自己的力量。
您覺得大人本身,是否也該有這樣的體會?那會是生活中一種如何的力量?
生活是一種循環,父母親當然需要有同樣的體會,從安靜中再生每天需要的新能量,才能帶來好的生活品質以供應家庭的精神之需。
我們總是過度高估物質條件帶來的幸福,但是我認為最好的家庭是父母擁有穩定愉快的情緒,喜歡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如果這個基礎是穩固的,即使在困難中也會看到希望的光,孩子自然也會比較樂觀向上。
我通常無法刻意為自己挪出安靜思考的完整時段,所以特別喜歡做家事,因為在操作中,不但使家人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與樂趣,也提供了自己心靈安靜的片刻,每一天,我都在這種肢體在動,但心靈十分寧靜的時刻整理自己的教養與工作思緒。
父母若能體會這種安靜而不覺得待做的雜務使人煩躁,不但可以讓孩子得到一種面對生活的示範,也能多做許多事。
安靜會給生活帶來留白天地寬的餘裕之感,我想現代的父母是更需要的。養育孩子需要精力、勇氣和智慧,沒有給自己安靜的時段,如何能轉化每一天需要的熱情與力量。
您的孩子,學音樂、舞蹈,也學過書法,您覺得她們如何在這其中領會”動”與”靜”的美妙?
孩子學習這些所謂的“才藝“時,我們總是花很多時間分享她們與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心靈互動。期待了解孩子的感受,等於在跟她說:「我很欣賞妳,我很羨慕妳。」雖然她們並沒有特別讓人驚嘆的成果,但在過程中,親子之間的分享已經是一種很大的享受與獲得。
“動”與“靜”是每一種活動的一體兩面,我期待她們從這樣的活動中領悟到那份完整自我的喜悅。不用靠著久久練習後的一份表演或比賽,才能確認成就感,而是每次參與、每次從事就從心裡的靜去感受到動的啟發、美感與力量。
我記得那年Abby去雲門跳舞時是夾在一群媽媽當中,雖然有些好笑,但對她來說,那是她一週一次非常重要的事,那種「重要」,我體會得到,也喜悅看到。
您在中國時報的文章”值得的等待”,我覺得其中談到的,大人應願意”等待”孩子講話,也是一種必要卻往往被忽略的”靜”,您同意我這樣的看法嗎?
絕對是的,我們總是擔心孩子反應不夠敏捷。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就伶牙俐齒,似乎代表著某一種程度的聰明,所以許多父母會擔心自己的孩子話說得晚、話說得慢或話說得不夠好。
我覺得讓孩子把話說出來比反應快更重要,語言是表達心思的工具,它還會從工具演變成一種藝術,無論如何都應該允許孩子慢慢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只講求反應要快,會抹煞掉許多真話產出的可能,非常可惜。我相信孩子的每一句話都是一種創造,如果我們在小時候就不允許他們創作,長大才要用各種各樣的學習來引發所謂的創作力,似乎是一種繞遠路的做法。
願意等待的父母,心情自然是比較恬靜的,因為這份等待中充滿了「期待」,期待那個小小的心靈自己發聲、自己表白。
我有一次去台北縣帶一個小學的親子點心製作,有一個小男孩來拉我的裙子,然後遞給我一張紙條,紙條上有一頭髮亂蓬蓬的女生,上面用注音寫著:「蔡阿姨:我覺得我喜歡妳,我覺得我喜歡這裡。」下面簽著他的國字名字,他實在太小,我不得不蹲下來跟他講話。我問他:「你幾歲?」他害羞地比一下五,又輕輕說:「中班」,「哇!」我大感驚訝,忍不住稱讚他:「中班就會寫這麼多字,蔡阿姨中班的時候不會寫字呢!」他突然非常擔心地拿回那張給我的紙條,移到桌角,用握在手裡的短鉛筆仔細地在他的名字旁邊一一加上注音,好像在說:「妳不認識字沒有關係,我給你寫上注音,這樣妳就會唸了。」那晚,他前前後後送了我好幾張紙條,用簡單的文字不停地表達他的高興。我很欣賞他的父母,含笑靜立看著孩子與我之間的情感投遞,而沒有說:「唉唷,不要再寫了啦!夠了啦!」到現在,我還收著那些紙條,十分寶貝那份五歲的心情。
如前封信中提到,您書中曾談到曼谷國際學校老師們不需聲嘶力竭,就能讓100多個孩子從混亂到安靜,這部份可否為我們再做多一些描述,如老師們是做了什麼樣的手勢,可以如此奇妙的讓孩子們安靜下來?您覺得,這過程中,讓孩子們安靜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是老師的態度嗎還是其他?
我曾經看過好幾次這種讓孩子安靜下來的方法,覺得好極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也問了十二年級的小女兒,她說到現在還是一樣,不管他們有多吵,只要老師一個信號〈signal〉大家在一兩秒之內馬上會安靜下來。我很好奇,十二年級的大孩子總不會還在比著不斷更換的手勢吧,他們的信號又是什麼呢?她說:「一個輕輕的口哨音,或一個小敲擊聲,總之,這是從小就訓練起來的默契。」她特別強調,大家之所以看到老師們做著手勢就會跟著做,而後安靜下來,是因為從小就被教導「安靜地聽別人講話是一種必要的『尊重』。」而彼此尊重是學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觀念,很多事就靠著這個觀念而運作順暢。
我在台灣看到老師想集合孩子時,多半不是引孩子的注意而是以音量來鎮壓,鎮壓完之後也沒有交換彼此的感受,於是又一陣蠢蠢欲動的蓄積之後,再來一次更有威力的震撼,如此反覆的結果,是老師的嗓子多半是沙啞的,而孩子講話也多半是用喊的。
我每次聽到講話像喊叫的孩子,就猜想他應該是經歷過輕輕講話沒人理會的階段,以致後來得到一個講話要大聲才有人聽的結論。有一次,一個小朋友跟我講話很大聲,我不禁笑著跟他說:「阿姨就站在你前面呢!你輕輕講我也聽得到呀。」他想了一下,似乎覺得我說的也沒錯,自己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就是我看到的狀況,孩子與老師是不自覺地在加大自己的音量,像疊羅漢一樣,一次次把對方壓倒,只為引起短暫的注意,不但耗費體力,也讓環境不得安寧。
我可以想像,身邊如果有五個、十個講話如此大聲的孩子,老師真是很困擾。問題是,我們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注意這樣的習慣,如果不重視培養的過程,只期待好的結果,就真的太不切實際了。
在跟孩子相處時,我覺得眼神有時候比聲音還重要,一個總是溫柔、關注的眼神,是教導過程中不可缺的要素。老師與父母相同,穩重安靜的心情與神態通常可以贏得愛戴。我相信,如果父母與老師希望孩子聽話,自己的心情無論如何都得先安靜下來才會有引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