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四的線上讀書會,謝謝所有的朋友。留言共有兩頁,有些朋友來信說沒有看到自己上傳的文字,我想是因為這些討論分別在不同的兩頁,每則留言似乎也有收錄的字數限制。因為太久沒有使用回應,我也很生疏,這個星期四再開啟時,應該會熟悉一些。
關於「捨棄」,除了我在書中第10章中所談,以及在回應中大家共同討論了物質足夠後的「不取」之外,那天本想再談一下我一直在學習的「捨棄」,那就是生活中自己的情緒對他人的影響。
最近收到一位好友的來信,信中的自省不只是她的,更是我的。我們曾一起走過青春,如今來到中年。回首前路,對自己的不足有很多看見,把這些提供給年輕朋友,是希望能成為大家生活中及早的檢視。我們因為當年不夠注意,如今已然成為性格,但只要有自省的友伴,性格還是可以改變。節錄這一段,是經過好友的同意。
Dear bubu: ………..
生活裡的點滴, 經常牽引著我的情緒,殊不知我的喜怒哀樂 ,
尤其是”哀'” 影響孩子們最大;這是孩子還在伯明罕時, 每星期給我一封信讓我驚覺到的。
這兩年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抱持快樂、堅定的人生觀,更從孩子的成長過程,學會理性與知足。 ……….. 無論當女兒、妻子或母親,我認為這幾十年來,女性面臨了最波動、經驗最不足,也最惶恐的改變期;傳統的價值逐漸動搖,新的改變隨生活結構全面而來;每接受一種改變,就等於接受一種隱藏於其中的價值。繁榮發展不知該停在哪一個階段才不過度?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用「修改」來思考自己的生活,因為我想給自己多一點的機會來適應隨時代而來的變動;我想走得更穩一點;我想要學會怎麼生活才能更裡外合一、身心同感和諧。
這幾年,當我的文章刊出或外出演講時,大家總用「親子作家」或「親子教養專家」來稱呼我,這就像大家隨意用「達人」或「帥哥美女」做為稱呼一樣讓人感到尷尬,但對於這名不符實,我也無力一一去說明。關於教養,也許用荀子的一句話,最能表達我所體會到的責任感,以及自己因此而能力行不懈的力量。我真喜歡勸學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這八個字,在我看來,成長的孩子需要就是我們這一整個世代的父母親、社會成人站挺、站穩,使他們生活在其中就能自然而直。所以,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問題、自省修改,是我對教育最急切的耕耘;希望您也能同意這個想法,一起努力。
新書的第一場演講就以此為講題,時間在1/13 (五) 晚上 19:00~21:00
主題:【女性與生活:值得修改的人生】
地點:台北 上海銀行大樓(台北市民權東路一段2號11F禮堂)
活動訊息:http://www.ylib.com/action/#t26